首页新闻中心正文

《浙商》:中国水泥网,光明与前途兼得 邵俊

2008-05-01

  

  “生意宝-行业网站联盟IT浙商”系列报道之一:《中国水泥网,光明与前途兼得》,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浙商》杂志策划

  中国水泥网CEO邵俊喜欢把行业网站比作互联网中的传统企业,“或许互联网有泡沫才会香,但就像喝啤酒一样,我们喝下去的并不是泡沫。我们是用传统的方式做互联网,因此,当泡沫破灭的时候,我们还能活着。”

  中国水泥网,光明与前途兼得

  中国水泥网CEO邵俊,对郭凡生把行业网站比作“苍蝇趴在玻璃上”颇有些不满,“这个比喻难听了点”。

   不过,他似乎并不十分介意那些“有光明没前途”的断语。在他看来,那只是“每个人对互联网的理解不同”,而他,只要认真做好份内的事,过自己的滋润日子,那些评论,就“随它去吧”。

   邵俊大概算是行业网站的老总里面比较时尚的一个。他穿着竖条纹的七彩衬衣,形象甚至有些“卡通”。很难想象此人竟和传统的水泥企业打交道近10年。从1997年开始,邵俊就再也没有离开过“水泥”。

   水泥,这种产品差异性不大,品牌的概念不深刻,由于运输等问题区域性较强。按常理,水泥行业似乎并不适合电子商务的模式。然而中国水泥网却在10年间发展成为水泥行业的权威性网站,并顽强地抵抗住了本世纪初的互联网寒冬,实现了赢利。

   靠行业权威赢得第一个千万

   打开中国水泥网的首页,满眼都是花花绿绿的广告,“中国水泥网”这几个字羞答答地藏在这些密集的广告中,仿佛随时都有可能被湮没。

   这样一个首页或许会让许多网站垂涎三尺,邵俊的“滋润”决不是没有理由。

   “和大多数行业网站一样,会员和广告仍是我们目前最主要的赢利方式。但我们的特点在于,我们并非以电子商务为主要的手段,而是更强调对这个行业的深刻介入。”邵俊说。在中国水泥网,电子商务并没有摆在最主要的位置,而更偏重于信息和技术传播等功能。“行业网站是要围绕这个行业以互联网为媒介做些事情,电子商务只是其中之一,我们要做的则更多。”这是邵俊对行业网站的理解,而水泥的特性,决定了中国水泥网以电子商务作为突破口几乎不可能。

   但另一方面,水泥行业的新技术诞生很快,许多技术对于减少资源浪费、节约成本、提高水泥质量等方面有很大帮助。何不就从技术这一块入手,逐步建立起中国水泥网在行业的权威性呢?

   邵俊坚信,随着权威的树立,中国水泥网会逐步稳固在行业内的地位,有了这一前提,赢利自然不成问题。

   “我们开始有针对性地做一些活动,推行一些对企业有帮助的新技术,效果很好,渐渐地,我们在业内有了影响力。”

   例如,他们曾推行一种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投入五、六千万,两三年就能收回成本,这种技术,借由水泥网的推动,获得了迅速推广,在业内产生了巨大影响。

   再比如CDM,之前很多水泥企业并不知道可以向发达国家出售CER。“我们组织了一些会议,请来这方面的专家,告诉企业,你污染治理得好,不但可以降低单位能耗,还可以出售CER。”

   现在,中国水泥网主要提供的信息包括:行业内可用于转化成经济利益的新技术、一些大型机器设备供应商情况、国家政策分析、价格浮动和市场动向、人才招聘,等等。所有内容均围绕水泥行业最需要的方面展开。

   这些努力逐渐获得了行业的认同,用邵俊的话,现在很多水泥企业的老总到杭州,一定会来他的办公室坐坐。水泥行业的一些融资并购活动,也少不了请他参谋参谋。

   获得行业认可的一个最现实的意义则是中国水泥网逐年翻番的业绩。1997年诞生的中国水泥网,曾经不可避免地也遭遇到了互联网的寒冬。“在那个时候,我们想到的惟有坚持。”邵俊回忆说。而行业网站本身的小投入也使得这种坚持有了可能。

   挺过寒冬的中国水泥网在2003年实现赢利,之后每年都在迅速成长,目前年营业额超过1000万。

   现在,中国水泥网拥有几万家注册企业,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收费用户,会费是2800元一年。至于具体有多少是收费的,邵俊则玩起了太极:“有不少,不过,具体是多少我还不能说,这是秘密。”

   如何实现千万到亿的跨越

   1000万的营业额,这在很多人眼里,并不是一个太大的数目。在达到千万之后,如何继续保持高速度的增长,实现从千万到亿的跨越,才是人们最想问行业网站的。

   在实现连续翻番的增长后,中国水泥网,还有多少后劲可以使出来?

   这也是邵俊常常思索的一个问题。对行业网站而言,最显而易见的瓶颈是企业数量有限,哪怕所有的企业都成为你的会员,那么,在这之后呢,该如何发展和生存?

   “我们考虑的一个方向是行业纵向深度挖掘和产业链的横向扩张。”邵俊说,“纵深挖掘,就是我们现在不仅要做1公里深,我们还要更深。在这个方面,中化网走在了前面,他能做到两公里深,因此他的价值会更高。”

   水泥行业的特点决定了中国水泥网面对的都是大型工业企业,不是小商小户。这些企业需要的是全方位的深入服务。“或许我们的会员不算最多,我们网站的流量也并不大,但围绕我们的都是一些大型的优质客户,所以,只要我们能在行业内深入下去,效益会非常好。”

   而产业链的横向扩大,是指从水泥到建材门类的其他行业蔓延。

   事实上,早在1997年,邵俊就尝试着做中国建材网。“建材的门类太广、太散,以我们那时候的理解,一进入如此浩瀚的领域,立刻就昏了,根本做不过来。”

   意识到这一点后,邵俊才转向了水泥这样一个建材的重要分支行业。而现在,他感觉渐渐成熟了,于是决定再度向建材领域进军。

   “但我们的做法跟那时候仍不一样,我们还是要在建材领域选几个行业,像做中国水泥网一样把这几个网站做起来。而这些网站,将来都会纳入到建材网这个大平台。这样一来,既能保持它们的独立性,又可以通过建材网获得资源的共享。”

   2005年,邵俊正式启动中国石材网。由于每个行业都有自己不同特性,做石材网,就需要有跟水泥网不一样的思路。

   “石材这种产品是比较适合电子商务形式的,所以,我们这个网站,就以贸易为主。跟中国水泥网的做法有很大的差别。接下来,还会有中国陶瓷网、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等。”邵俊说。他的目标,是在未来十年内,成为中国建材业信息化的缔造者。

   而这一点,侧重电子商务的阿里巴巴和慧聪网或许永远无法做到。“本身的立足点就是不一样的,他们立足于交易,我们立足于行业,我们在行业有很深的资源,他们要占领基本不可能。”一类是宽而浅,一类是窄而深,两个层面或许都有可为。

   看起来,互联网正在经历第二个春天,在这一轮热潮中,行业网站渐渐获得了一些风险投资商的认同,他们踏踏实实做事的方式正在为他们赢得好感。

  “将来某一天,我们也会上市,我们已经不可能成为国内第一家纯互联网上市公司,但我们也许可以走得更远,也许可以走上纳斯达克。”邵俊的未来值得期待。

  

邵俊与中国建材联合会副会长徐永模、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名誉会长吕祖良访问著名美国波特兰水泥协会PCA

 

邵俊理事与中国建材联合会会长张人为合影

 

邵俊与原国家建材局局长王燕谋和海螺集团董事长郭文叁

                              来源:《浙商》杂志本刊记者苏旭实习生徐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