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正文

邵俊:在数字经济的道路上,和时间做朋友

2021-12-31

杭州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水泥网创始人邵俊,在【杭州日报】讲述我们的故事......

  

在数字经济的道路上,和时间做朋友

杭州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水泥网创始人邵俊

位于杭州滨江区的杭州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建材产业互联网运营商,不仅承担着国家工信部“水泥指数CEMPI”的发布,而且是国家发改委全国建材价格监测中心。

在提供基础建材互联网产业大数据、信息服务、软件开发等服务的同时,该企业利用大数据、5G等数字技术,为水泥等建材行业提供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技术解决方案。

作为一家数字经济领域代表企业,中建科技深耕其中二十多年。数字化改革浪潮之下,中建科技又承担起建设建材产业大脑的任务,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赋能产业转型。

2021年,对中建科技来说是怎样的一年?作为探索者、实践者,如何看待数字经济的发展?以下,是邵俊的自述:

今年,我们经历了几件大事,包括今年3月与港交所QME(前海联合交易中心)共同推进水泥现货品种正式上线交易、为郑州商品交易所提供水泥期货整体调研运营方案以及接收工信部下发的数字化新课题等。另外很重要的一块,就是建设“产业大脑+未来工厂”。

所以,相比于以往,今年我更忙了。全国各地跑,大概一年有三分之一时间都在路上。

“忙”的一个内在原因,我觉得是大家对数字经济的认识已经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以前很多人认为这只是一个高高在上的概念,似乎跟日常生活生产距离很远,但现在完全不一样了。

数字化改革是必然的趋势。省里把建设建材产业大脑的课题交给我们,是因为我们在水泥建材行业数字化道路上奔跑了二十多年,有很深的沉淀积累。

我们是做软件起家的,当时是为了解决企业内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后来发现行业内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于是做了产业大数据;现在着手做建材产业大脑,是为了解决整个产业链上下游信息不对称问题。

如今,我们两个主要板块是以“行业指数”为核心的产业大数据平台和数字工厂服务。可以说,我们的发展路径与浙江省部署的“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不谋而合了——用大数据赋能产业,用数字技术赋能工厂。

在公司展厅的数据大屏里,可以看到各类产业数据,包括动态的“水泥指数”以及全国各地的水泥实时交易价格、生产量、库位情况等,这些数据都是我们公司最核心的资产。

像“水泥指数”,是我们受国家工信部委托而研发、运营,它综合了全国1500多家水泥生产企业的动态数据,也是水泥行业唯一的国家级指数。

这个数据有什么用?它能准确、直观反映中国水泥行业的价格走势和行业景气变化。这对水泥及上下游企业采购招标、结算、定价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参考。

试想,对年水泥用量上亿吨的轨道交通建设来说,价格小波动带来的预决算变化是百亿元级的。它们需要一个更公允、更符合市场实际行情的第三方数据作参考。而“水泥指数”,就担当着这个角色。

因此,我们虽小,但立足杭州,干着全中国、全世界的数字水泥事业。

另一方面,我们也积极推动水泥企业的数字化提升。我去全国各地的水泥厂交流沟通、当专家顾问。要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我们就得主动去推广,很多数字化问题都要依靠强沟通,不然没办法推进。

就拿中国建材集团西南水泥来说,在我们的数字化赋能下,企业整个生产运行效率提高了很多,还实现了出入厂物流环节的无人化智能化。

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其实,水泥行业的数字化改造会遇到很多挑战,这个行业偏传统,企业内部存在较大认识分歧,很难找到数字技术与业务场景融合的切入点。

有挑战的地方就有机遇,我们相信未来水泥工业领域也可以出现“黑灯工厂”。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机会,我们只要去拥抱变革、拥抱创新、拥抱新机会,抓住数字化的黄金增长点。

所以,我们肯定会坚守赛道,在数字化道路上一直走下去。之前我们在这里守了二十多年,有情怀、有能力、有责任去做得更好。当然,我们也不会局限于基础建材,未来还会渗透到以基础工业为主的大宗材料等领域。

我们看到了数字经济时代的无限可期,因为享受过数字赋能带来的红利,就再也退不回去了。在这条道路上,我们会继续和时间做朋友。